看到這個茶壺,有沒有覺得很熟悉?
是低,今天吃..... 肉。骨。茶。
桌上這些這個印有秋香茗茶的茶壺和茶杯
幾乎是每一間肉骨茶店桌上的基本配備
還有,朝。天。椒!
不要看他小小的喔,真的超超超辣的!
剛到馬國的時候,我連一口都吃不下去
不小心吃到,還狂灌水
可是現在OK了,吃飯沒有配一點朝天椒,還真不習慣呢
果然,天氣酷熱的國家,都是要吃重口味的才下飯
在等待的同時
要用熱水燙一下茶壺和茶杯,還有刀叉
這是一定要做的"儀式" (呵)
茶壺,茶杯裡是滾盪的熱水
冒著熱熱的煙
小人不可以接近熱水,怕有危險
所以都被塞進角落/靠牆的座位
A 讀故事書,C 玩風車
大家久等了~
上菜!
排骨
我不敢吃肥肉,所以點了排骨
肉燉的很軟,輕輕一撥就下來
他們家用的是碗
這個是 一人一碗(一份)
跟平常吃的"瓦煲"(砂鍋)不一樣
瓦煲的是一鍋兩人份,或是三人份,不等
這是 [小骨]
(可是肥的咧!)
簡簡單單的一碗
整塊的肉,還有濃濃的湯汁
完全沒有菜
店裡好像也沒有青菜可以點?
(也許下次可以問一下)
很多人慕名而來
晚一點就沒有位子,還要站著等呢
還好我們有早一點到
肉骨茶的由來 (來自維基百科)
肉骨茶(閩南語白話字:bah-kut-tê)是一種流行於東南亞(馬來西亞與新加坡)一帶的小吃,而後也廣傳於中國、台灣、海外華人地區等地。
“肉骨茶”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一大發明,清末時期,那时的华人为了逃离国家的动荡不安,纷纷遠涉重洋來到了南洋谋生计。那时的马来亚为英国殖民地(当时马来西亚还未独立,称为“马来亚”),英国在马来亚搜刮了许多的资源需要运送回英国,于是在巴生(离首都吉隆坡30 千米的城市)建立了深水码头。不少華人由于知识水平不高,来到马来亚也只能以劳动换取薪资。在巴生河谷採挖“錫米”的華人,為了維持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和適 應熱帶地區的氣候,需要进补,但他们不舍得购买些昂贵的中药食谱。于是便用猪骨和一些普遍常用的中药,以及一些家传的偏方一起熬成汤,这就是最早的肉骨 茶。当时多来自福建泉州的中国人按照家乡的习惯,把药汤称为“茶”。肉骨茶不但美味、营养丰富,還提供于所需的能量,並且能抗風濕,又能耐饑餓,一下在就 在劳工间流传起来。渐渐地,肉骨茶就成了新马两地人人喜爱的美食。
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,海南肉骨茶有較重的胡椒味,而福建肉骨茶有較重的藥材味。
留言列表